<center id="jxnr5"><em id="jxnr5"></em></center>
      <address id="jxnr5"></address>
        <code id="jxnr5"><em id="jxnr5"><kbd id="jxnr5"></kbd></em></code>

        <code id="jxnr5"></code>
        <th id="jxnr5"></th>
        1. 提高自主科研實力 培養更多創新人才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3-03-10 11:09:05
          A+A- |舉報糾錯

            【各界看兩會】

            作者:張林琦(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守護人類健康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廣大科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等都在為這一目標努力奮斗?茖W研究突破性成果的取得,始終伴隨著國際合作、競爭與博弈。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術方法,勇于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著力培養更多創新人才,才能更好地提高自主科研實力,服務人民健康需求,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新時代的科技創新,已經難以依賴科學家個體或小團隊的力量完成,很多關鍵成果的突破都需要集聚各方資源、匯集各方力量,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更加健全完善的新型舉國體制下,越來越多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項目,正在形成強大合力,加速推進核心技術突破。這也意味著對科技創新人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執著原始創新、服務國家戰略,還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

          提高自主科研實力 培養更多創新人才

          人物素描:楊震繪

            在此背景下,復合型的科技創新人才越來越受到重視。比如,我們的新藥研發,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推動。從實驗研究、臨床試驗到最終的上市與應用,集合了高校、醫院、企業等多方優勢資源,共同保障藥物從實驗室研發到臨床患者應用的全鏈路環節順暢。在創新資源的高效整合過程中,我們需要的創新人才應當是國際化的綜合型人才、融會貫通型人才。他們不僅要掌握前沿學科的發展趨勢,還要有綜合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能力,同時兼具組織交流能力和管理執行能力。

            這樣的人才,需要植根科學沃土精心培育。邁向“創新強國”,不僅需要一代又一代創新人才埋頭苦干、久久為功,還需要他們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高校和科研單位應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通過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和文化氛圍,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人才培養機制,從而實現長期可持續性創新。

            作為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我會自覺履行使命擔當,盡己所能,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要,帶領團隊自主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用心培養創新人才。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10日 05版)

          初審:王海鳴
          復審:王大鵬
          終審:孫玲姿
          新聞爆料:QQ群 41885496  熱線 8200999

          相關新聞
          下載膠東頭條

          映像膠東更多
          視聽中心更多

          膠東頭條客戶端   簡介:提供煙臺新聞、國內國際報道、便民信息、網上民聲等服務。

          煙臺公交客戶端   簡介: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到點準時來接你,等車不再干著急。

          新聞爆料

          爆料熱線電話:8200999
          中國電信提供技術支持
          網友交流QQ群:41885496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站簡介網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